第46章 奇泉通幽处 (第1/3页)

加入书签

那时月顺着山涧牵马而上。

走过一处山谷,前方山坡出现一片枫树,战袍形的叶子,红得跟火一样。

时月刚才听乡人说,泉水就在这片枫树林里,于是径直往枫林攀登。

山道左边是深深的山涧,里面时而泉水清清,游鱼历历,时而岩石裸露,细沙铺陈,时而又野草丛生,分布着石菖蒲、水芹菜、野茭白等等。两边的石缝里长满了青苔和八角刺、长春藤、何首乌藤。

就在枫林尽头,峰峦突起处,他看到石壁上刻着四个字:枫林咽泉。落款是苏东坡。

哦,这个“枫林咽泉”,想必就是乡人口中的“噎水灵关”了。原来他们口中的“大官”,是苏老爷子啊。

这老夫子可真是个人物,又当官又写诗,又特别喜欢游山玩水,是半个徐霞客呢。时月一边想,一边欣赏着东坡的字。

这字的笔画肥而不腻,就像老夫子发明的“东坡肉”,充分体现了苏字骨肉匀称又有意“压扁”的特点。

就为这个,当年他的学生黄庭坚还讽刺其字为“踏死蛤蟆”。而苏老师则反讽黄字为“死蛇挂梢”,亦十分形象,因为黄字反东坡之道,故意将笔画拉开拉长,十分夸张,后世美称其为“荡桨”笔法。

其实,师生二人的结字各有千秋,但无论长还是扁,因其丰神俊逸、骨力内蕴,所以都成为书法史上的名家。

苏轼因不肯变通,老讲真话,所以不管是王安石当宰相,还是司马光主政,哪一头哪一时都不讨好,都受到排斥与打击。

说好听点当官一辈子,实际上是流放一辈子。好在这老夫子天性善良聪明,到哪里都是一片赤子之心,好事办尽,山水游尽,美食吃尽,是一个让后世读书人顶礼膜拜的饱学之士和达观之人。

此人做官做得认真,做人做得豁达,到哪里都有新发明。

到黄州,才发现确有秋风扫菊花之事,当年王安石“西风昨夜过园林,吹落黄花满地金”的诗句是正确的,为自己的轻率否定而感到惭愧。此后开荒种地,躬耕东坡,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。

到杭州,疏浚西湖,增设堤坝,筑了后世所称的“苏堤”。

在惠州,传播插秧技术,建造水碓水磨。

到儋州,为百姓掘井,解决了吃水问题,还大力发展教育。

……

苏东坡在杭州当过两次官,一次任通判,一次任太守,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大明:躺赢公主,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:不肖子孙改我庙号? 大唐贞观小地主 武瞾之谜: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明发明家:我成了科技大亨 裂石响惊弦 无尽权谋 开局十选三,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第一逍遥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 凡尘剑心2无常 八卦钥匙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相父安心养老,和约阿斗去签 汉末三国:大哥,看这大好河山 汉末浮沉书 沈家大小事